当前位置:首页古诗词唐代戏为韦偃双松图歌

戏为韦偃双松图歌

唐代杜甫

天下几人画古松,毕宏已老韦偃少。

绝笔长风起纤末,满堂动色嗟神妙。

两株惨裂苔藓皮,屈铁交错回高枝。

白摧朽骨龙虎死,黑入太阴雷雨垂。

松根胡僧憩寂寞,庞眉皓首无住著。

偏袒右肩露双脚,叶里松子僧前落。

韦侯韦侯数相见,我有一匹好东绢。

重之不减锦绣段,已令拂拭光凌乱。

请公放笔为直干。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天下有几人精于画古松?毕宏已老韦偃还年轻。

画成停笔便觉松梢长风起,满堂观者无不动容叹神奇。

两株古松暴裂着长满苔藓的皮,盘绕的高枝有如青铁交错而屈曲。

剥蚀的树干好像龙虎的白骨,阴森的树叶好像低垂的雷雨。

松很处一位西域僧人在静息,眉发斑白神情超脱无拘羁。

袒露右肩光着双脚,身前松子落满地。

韦侯啊韦侯尽快来相见,我有一匹好素绢。

其价不亚于锦绣缎,舒展时把那光影乱。

我已让人把它修饰得平展,请您挥笔画直干。

注释

韦偃(yǎn):《历代名画记》“偃”作“鷃”,是唐代著名画家,本为京兆人,后寓居于蜀。

毕宏:当时著名画家,善画古松奇石,天宝年间官为御史,后拜给事中。

绝笔:谓画成而搁笔。长风起纤末:形容此画之笔力劲健,风格高举。

嗟(jiē):赞叹。

屈铁:比喻松枝弯曲而色黑如铁。

太阴:这里指阴森黑暗。

胡僧:西域僧人。憩(qì):休息。

庞眉皓首:长眉白头。住著:佛教用语,即执著。

偏袒(tǎn)右肩:佛教徒身披袈裟,袒露右肩,以表示恭敬。

韦侯:即韦偃。数:快。

东绢:四川盐亭县有鹅溪,县出绢,谓之鹅溪绢,亦名东绢。

锦绣段:精美的丝织品。

光凌乱:指素绢舒展时光影凌乱的样子。

直干:指树干挺拔的松树。

参考资料:

1、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522

2、王新龙.杜甫文集:中国戏剧出版社,2009:104-105

3、韩成武.杜甫诗全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362

赏析

此诗起句语调平缓,“天下几人画古松,毕宏已老韦偃少”总出韦偃善画松且正当年,接着,突然发出警语:“绝笔长风起纤末,满堂动色嗟神妙。”是说当韦偃画成搁笔的时候,松树梢末忽起清风,满堂观画的人都为之动色,惊叹松画的神妙。这与“堂上不合生枫树,怪底江山起烟雾”的惊人句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中段八句,具体描绘韦偃《双松图》中的景象,诗境即是画境。“两株惨裂苔藓皮,屈铁交错回高枝。”意思长满苔藓的双松树皮,已经坼裂,屈曲如铁的松枝,交错回环。“白摧”、“黑入”二句分承上文诗意,就“皮裂”和“枝回”作进一步的形象描绘。“白摧朽骨龙虎死”,是指松皮坼裂的枝干好象龙虎的朽骨,韦偃用枯淡的笔法画枝干,所以说“白摧”。“黑入太阴雷雨垂”,形容回环枝干上的松叶,好像下垂的阴云雷雨,韦偃用浓润的笔触画树荫,因此称“黑入”。“松根胡僧”以下四句,描写松下入定僧,神态宛然。须眉花白的胡僧在松下入定,右肩和双脚任其袒露,寂无声息,似乎在休憩,连松叶中的松子掉下来也不知道。

诗人喜爱韦偃的松画,于是备绢求画。“韦侯韦侯数相见”,可见诗人与韦偃已是熟识的朋友,所以他便拿出“不减锦绣段”的“好东绢”,请画家纵笔作画。韦偃画松,以屈曲见奇,画直干松就难以显示出他画技的长处,杜甫却请求他“放笔为直干”,这里是说:你能纵笔画直干的松树吗?强人所难,戏之也。也可见两人交情深厚。全诗别无“戏”意,直到结句才照应题上的“戏”字。

题画诗最基本的艺术要求是,诗人应当进入画的实境中,把绘画美转化为诗艺美。此诗开头四句和结尾五句,从《双松图》的艺术效果着笔,渲染韦偃画艺的出神入化,以至引起诗人的极大兴致,出绢求画。而中段八句,才是描写《双松图》的画面,画的实境是双松和松下老僧。前四句,描绘双松宛转盘曲之态、烟霞风云之变,着力表现松的奇崛之美;后四句,描摹松下老僧潇洒脱俗的神情,着力再现人物的灵异之美。松之奇崛和僧之灵异,融为一体,构成整幅《双松图》的绘画美。诗人用诗的语言再现了它们,造成了奇峭的诗境美。

参考资料:

1、周啸天 等.唐诗鉴赏辞典补编: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299-300

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韦偃善画鞍马、松石,朱景玄唐朝名画录》:“(韦偃)画高僧、松石、鞍马、人物,可居妙上品。”杜甫初到成都后,就与韦偃相识,这首题画诗,就作于这个时候。 

参考资料:

1、韩成武.杜甫诗全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362

2、周啸天 等.唐诗鉴赏辞典补编: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299-300

猜您喜欢
题舜庙
唐代张濯

古都遗庙出河濆,万代千秋仰圣君。

蒲坂城边长逝水,苍梧野外不归云。

寥寥象设魂应在,寂寂虞篇德已闻。

向晚风吹庭下柏,犹疑琴曲韵南薰。

赋得还山吟送沈四山人
唐代高适

还山吟,天高日暮寒山深,送君还山识君心。

人生老大须恣意,看君解作一生事。

山间偃仰无不至,石泉淙淙若风雨,桂花松子常满地。

卖药囊中应有钱,还山服药又长年。

白云劝尽杯中物,明月相随何处眠?

眠时忆问醒时事,梦魂可以相周旋。

和陆明府赠将军重出塞

忽闻天上将,关塞重横行。

始返楼兰国,还向朔方城。

黄金装战马,白羽集神兵。

星月开天阵,山川列地营。

晚风吹画角,春色耀飞旌。

宁知班定远,犹是一书生。

从军诗五首·其四
两汉王粲

朝发邺都桥,暮济白马津。

逍遥河堤上,左右望我军。

连舫逾万艘,带甲千万人。

率彼东南路,将定一举勋。

筹策运帷幄,一由我圣君。

恨我无时谋,譬诸具官臣。

鞠躬中坚内,微画无所陈。

许历为完士,一言犹败秦。

我有素餐责,诚愧伐檀人。

虽无铅刀用,庶几奋薄身。

麟之趾
先秦佚名

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

麟之定,振振公姓,于嗟麟兮。

麟之角,振振公族,于嗟麟兮。

幸蜀西至剑门

剑阁横云峻,銮舆出狩回。

翠屏千仞合,丹嶂五丁开。

灌木萦旗转,仙云拂马来。

乘时方在德,嗟尔勒铭才。

还高冠潭口留别舍弟
唐代岑参

昨日山有信,只今耕种时。

遥传杜陵叟,怪我还山迟。

独向潭上酌,无人林下期。

东谿忆汝处,闲卧对鸬鹚。

燕昭王

南登碣石馆,遥望黄金台。

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

霸图今已矣,驱马复归来。

达摩支曲

捣麝成尘香不灭,拗莲作寸丝难绝。

红泪文姬洛水春,白头苏武天山雪。

君不见无愁高纬花漫漫,漳浦宴馀清露寒。

一旦臣僚共囚虏,欲吹羌管先汍澜。

旧臣头鬓霜华早,可惜雄心醉中老。

万古春归梦不归,邺城风雨连天草。

公安送韦二少府匡赞
唐代杜甫

逍遥公后世多贤,送尔维舟惜此筵。

念我能书数字至,将诗不必万人传!

时危兵革黄尘里,日短江湖白发前。

古往今来皆涕泪,断肠分手各风烟。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杜甫的诗词 ► 杜甫的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