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古诗词唐代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二十六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二十六

荒哉穆天子,好与白云期。

宫女多怨旷,层城闭蛾眉。

日耽瑶池乐,岂伤桃李时。

青苔空萎绝,白发生罗帷。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多么荒唐啊穆天子,喜好同神仙邀约往来。

宫中女子怨恨旷居,深宫高阙关锁粉黛。

日日沉溺瑶池宴乐,哪管宫女伤春情怀。

路上青苔空自枯干,宫闱紧闭宫女头白。

注释

穆天子:即周穆王。他曾经西征犬戎,后人遂演绎成周穆王乘八骏西行见西王母的故事。

怨旷:长期别离。

蛾眉:美人的秀眉。也喻指美好的姿色。

耽:沉溺;喜好过度。

罗帷:丝织的帐幕,指宫闱。

参考资料:

1、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211-212

2、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23-25

3、王 岚.陈子昂诗文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4:1-59

简析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二十六》是一首五言古诗。此诗以讽刺的口吻,批评了古代帝王追求长生不老、与神仙交往的荒诞行为,并借此揭示出深宫中女性的悲惨命运。穆天子喜好与神仙相约,却忽视了宫中女子的情感需求,使她们长期被禁锢在深宫高阙之中,青春被无情地消耗。这些女子日日期盼却得不到关爱,只能沉溺于瑶池宴乐的虚幻世界中,而她们内心的伤痛却无人理会。路上的青苔自枯、宫闱紧闭,她们青春与生命也在这样的环境中悄然流逝。全诗通过鲜明的对比,表达了对古代帝王荒诞行为的批判,以及对深宫中女性命运的深切同情。

创作背景

传统说法认为这组诗是陈子昂年轻时期的作品,而近现代学者多认为它们不是一时一地之作,整个作品贯穿于诗人的一生,而作于后期的较多。各篇所咏之事各异,创作时间各不相同,应当是诗人在不断探索中有所体会遂加以纪录,积累而成的系列作品。此诗为其中第二十六首。

参考资料:

1、王岚·陈子昂诗文选译[M]·成都:巴蜀书社,1994

2、宇文所安·初唐诗[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

猜您喜欢
梦中作

不是斯文掷笔骄,牵连姓氏本寥寥。

夕阳忽下中原去,笑咏风花殿六朝。

感芍药花寄正一上人

今日阶前红芍药,几花欲老几花新。

开时不解比色相,落后始知如幻身。

空门此去几多地,欲把残花问上人。

生平口号

生平无计更依刘,短发蒙茸愧楚囚。

十载莺花迟暮客,三春烟雨别离愁。

浮生蝶梦庄周榻,壮志鸱夷范蠡舟。

同学少年零落尽,飘然江海一沙鸥。

蓝田县丞厅壁记
唐代韩愈

  丞之职所以贰令,于一邑无所不当问。其下主簿、尉,主簿、尉乃有分职。丞位高而逼,例以嫌不可否事。文书行,吏抱成案诣丞,卷其前,钳以左手,右手摘纸尾,雁鹜行以进,平立睨丞曰:“当署。”丞涉笔占位,署惟谨,目吏,问:“可不可?”吏曰:“得。”则退。不敢略省,漫不知何事。官虽尊,力势反出主簿、尉下。谚数慢,必曰“丞”。至以相訾謷。丞之设,岂端使然哉?

  博陵崔斯立,种学绩文,以蓄其有,泓涵演迤,日大以肆。贞元初,挟其能战艺于京师,再进再屈千人。元和初,以前大理评事言得失黜官,再转而为丞兹邑。始至,喟曰:“官无卑,顾材不足塞职。”既噤不得施用,又喟曰:“丞哉,丞哉!余不负丞,而丞负余。”则尽枿去牙角,一蹑故迹,破崖岸而为之。

  丞厅故有记,坏漏污不可读。斯立易桷与瓦,墁治壁,悉书前任人名氏。庭有老槐四行,南墙巨竹千梃,俨立若相持,水㶁㶁循除鸣。斯立痛扫溉,对树二松,日吟哦其间。有问者,辄对曰:“余方有公事,子姑去。”考功郎中知制诰韩愈记。

苦雪四首·其三
唐代高适

濛濛洒平陆,淅沥至幽居。

且喜润群物,焉能悲斗储。

故交久不见,鸟雀投吾庐。

凌朝浮江旅思
唐代马周

太清上初日,春水送孤舟。

山远疑无树,潮平似不流。

岸花开且落,江鸟没还浮。

羁望伤千里,长歌遣四愁。

登河北城楼作
唐代王维

井邑傅岩上,客亭云雾间。

高城眺落日,极浦映苍山。

岸火孤舟宿,渔家夕鸟还。

寂寥天地暮,心与广川闲。

与南陵常赞府游五松山
唐代李白

安石泛溟渤,独啸长风还。

逸韵动海上,高情出人间。

灵异可并迹,澹然与世闲。

我来五松下,置酒穷跻攀。

征古绝遗老,因名五松山。

五松何清幽,胜境美沃洲。

萧飒鸣洞壑,终年风雨秋。

响入百泉去,听如三峡流。

剪竹扫天花,且从傲吏游。

龙堂若可憩,吾欲归精修。

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其二
唐代李白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感春五首
唐代韩愈

辛夷高花最先开,青天露坐始此回。

已呼孺人戛鸣瑟,更遣稚子传清杯。

选壮军兴不为用,坐狂朝论无由陪。

如今到死得闲处,还有诗赋歌康哉。

洛阳东风几时来,川波岸柳春全回。

宫门一锁不复启,虽有九陌无尘埃。

策马上桥朝日出,楼阙赤白正崔嵬。

孤吟屡阕莫与和,寸恨至短谁能裁。

春田可耕时已催,王师北讨何当回。

放车载草农事济,战马苦饥谁念哉。

蔡州纳节旧将死,起居谏议联翩来。

朝廷未省有遗策,肯不垂意瓶与罍。

前随杜尹拜表回,笑言溢口何欢咍。

孔丞别我适临汝,风骨峭峻遗尘埃。

音容不接只隔夜,凶讣讵可相寻来。

天公高居鬼神恶,欲保性命诚难哉。

辛夷花房忽全开,将衰正盛须频来。

清晨辉辉烛霞日,薄暮耿耿和烟埃。

朝明夕暗已足叹,况乃满地成摧颓。

迎繁送谢别有意,谁肯留恋少环回。

陈子昂

陈子昂(约公元661~公元702),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字伯玉,汉族,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光宅进士,历仕武则天朝麟台正字、右拾遗。解职归乡后受人所害,忧愤而死。其存诗共100多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感遇》诗38首,《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7首和《登幽州台歌》。 ► 陈子昂的诗词 ► 陈子昂的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