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古诗词唐代与贾至舍人于龙兴寺剪落梧桐枝望㴩湖

与贾至舍人于龙兴寺剪落梧桐枝望㴩湖

唐代李白

剪落青梧枝,㴩湖坐可窥。

雨洗秋山净,林光澹碧滋。

水闲明镜转,云绕画屏移。

千古风流事,名贤共此时。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剪一枝青青的梧桐叶在手,坐在龙兴寺西阁上,就可以悠闲悠闲地望尽㴩湖风光。

远处的山峦在秋雨的冲刷下是多么净谧,树叶散发出绿油油的光彩。

一丝不动的水面恰如一面明镜,看云飞奔却感觉寺中的画屏在移动。

有缘与你这位著名贤人一起聚会,真是千古难得的风流盛事。

注释

㴩湖:一名滃湖、翁湖,在今湖南岳阳市南。

赏析

《与贾至舍人于龙兴寺剪落梧桐枝望㴩湖》是“诗仙”李白晚年的作品。此诗作于肃宗乾元二年(759)秋。作品出处《全唐诗》,文学体裁是五言律诗。时李白南游洞庭,与贾至共登龙兴寺,即景而赋此诗。

由此诗可见李白宝刀不老,风流不减当年。比较突出的是李白的观察和状写工夫:水闲明镜转,云绕画屏移。对仗十分工整,写景万分生动,语句清丽,动态如目亲睹。湖光山色,宛如千古名画,于诗中一览无馀。“雨洗秋山净,林光澹碧滋”,“水闲明镜转,云绕画屏移”几句,想象奇妙,笔致空灵,足见李白匠心。

这首诗中比较突出的是李白的观察和状写工夫:水闲明镜转,云绕画屏移。对仗十分工整,写景万分生动,语句清丽,动态如目亲睹。最后两句“千古风流事,名贤共此时”则是表达古今共聚此时、名贤皆汇此事的盛况,表明“剪落梧桐枝望㴩湖”是件盛事。

贾舍人,即诗人贾至,曾官中书舍人,后贬岳州司马。

贾至:唐代文学家。两《唐书》有传。字幼邻(一作幼几),明经及第,解褐为单父县尉,历起居舍人、知制诰,从玄宗幸蜀,为中书舍人,出为汝州剌史,乾元二年(759)三月,九节度之师溃败,贾至弃州奔襄邓,因贬岳州司马。宝应初召复故官。大历初,为兵部侍郎,迁京兆尹,七年以散骑常侍卒。天宝初在长安与李白结识。天宝三载(744),李白、杜甫高适同游梁、宋至单父时,贾至时为单父尉,当同游。乾元二年贾至贬岳州时,正遇李白流放遇赦归来,时刑部侍郎李晔亦被贬路过洞庭,三人相会,相互唱酬诗甚多。贾至有《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诗,李白有《巴陵赠贾舍人》、《与贾至舍人于龙兴寺剪落梧桐枝望㴩湖》、《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留别贾舍人至二首》等。

龙兴寺:故址在今湖南岳阳市。龙兴寺在巴陵,为登览之胜。《舆地纪胜》卷六九:“岳州法宝寺,唐曰龙兴,下瞰?湖”。李白有《与贾至舍人于龙兴寺剪落梧桐枝望㴩湖》。

李白《与贾至舍人于龙兴寺剪落梧桐枝望㴩湖》有“翦落青梧枝,㴩湖坐可观”。

猜您喜欢
天仙子·燕语莺啼三月半
五代佚名

燕语莺啼三月半,烟蘸柳条金线乱。五陵原上有仙娥,携歌扇,香烂漫,留住九华云一片。

犀玉满头花满面,负妾一双偷泪眼。泪珠若得似真珠,拈不散,知何限,串向红丝点百万。

飞龙引二首·其二
唐代李白

鼎湖流水清且闲,轩辕去时有弓剑,古人传道留其间。

后宫婵娟多花颜,乘鸾飞烟亦不还,骑龙攀天造天关。

造天关,闻天语,屯云河车载玉女。

载玉女,过紫皇,紫皇乃赐白兔所捣之药方。

后天而老凋三光,下视瑶池见王母,蛾眉萧飒如秋霜。

南歌子·天上星河转

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凉生枕簟泪痕滋。起解罗衣聊问、夜何其。

翠贴莲蓬小,金销藕叶稀。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

寡妇诗
魏晋曹丕

友人阮元瑜早亡,伤其妻孤寡,为作此诗。

霜露纷兮交下,木叶落兮凄凄。

候雁叫兮云中,归燕翩兮徘徊。

妾心感兮惆怅,白日急兮西颓。

守长夜兮思君,魂一夕兮九乖。

怅延伫兮仰视,星月随兮天回。

徒引领兮入房,窃自怜兮孤栖。

愿从君兮终没,愁何可兮久怀。

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新绿 一作:花落)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古木卧平沙

古木卧平沙,摧残岁月赊。

有根横水石,无叶拂烟霞。

春至苔为叶,冬来雪作花。

不逢星汉使,谁辨是灵槎。

望蓟门
唐代祖咏

燕台一望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笳鼓 一作:箫鼓)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春晚书山家
唐代贯休

柴门寂寂黍饭馨,山家烟火春雨晴。

庭花蒙蒙水泠泠,小儿啼索树上莺。

观郑州崔郎中诸妓绣样

日暮堂前花蕊娇,争拈小笔上床描。

绣成安向春园里,引得黄莺下柳条。

古意
唐代李白

君为女萝草,妾作菟丝花。

轻条不自引,为逐春风斜。

百丈托远松,缠绵成一家。

谁言会面易,各在青山崖。

女萝发馨香,菟丝断人肠。

枝枝相纠结,叶叶竞飘扬。

生子不知根,因谁共芬芳。

中巢双翡翠,上宿紫鸳鸯。

若识二草心,海潮亦可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