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古诗词唐代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唐代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注释

(1)宣城:今安徽宣城。谢朓北楼:南齐诗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是宣城的登览胜地。

(2)两水:指绕宣城而流的宛溪、句溪二水。

(3)双桥:指宛溪上的上、下两桥,上桥名凤凰桥,下桥名济川桥。

赏析

宣城位于皖东南,周边毗邻天目山、黄山、九华山等胜景,境内风景优美,足以令人流连。南齐时谢朓任太守,诗人本色,不废吟啸,荟其诗作而名曰《谢宣城集》,宣城因此又被人呼为谢公城、小谢城(南朝宋代诗人谢灵运与谢朓并称为大谢和小谢)。后之文士多慕名来游,低回咏叹,时多佳构,诗因地作,地以诗闻,遂博得“宣城自古诗人地”之誉,益使山水增色。

时序在盛唐,一个容易引发诗思的秋日黄昏;地点是诗人谢朓所建的宣城北楼(亦称谢公楼,唐时改为叠嶂楼);前来“行客拜坐客”的登楼者是“一生低首谢宣城”(清王士祯《论诗绝句》)的诗人李白,一个浪漫的多情种子。斯时斯地斯人三者遇合,灵感激活,于是发而为诗,这实在是很自然的事。

因为是居高临下游目骋怀,所以首联先从远处写起:晴空明净,远山如黛,秋日余晖下的景物更显得美妙如画,这本身就与谢朓的名句“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的意境相仿佛。李白曾激赏此联,道是“解道澄江静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金陵城西楼月下吟》)。当然,仅以谢、李的这两联相比,谢联比“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视野更寥廓,景物更鲜明,意境也更博大,像是摇镜头拍下的散点透视的山水长卷,李联则像是摄影机视点固定的聚焦照,还没有完全展开。

果然,颔联一出,镜头视角变化,景物就明晰鲜活起来:宣城有宛溪、句溪,是为“两水”(所以起句泛称“江城”);溪上有凤凰桥、济川桥,是为“双桥”;秋水澄澈无波、拱桥弧度优美,以“明镜”和“彩虹”作比喻,似信手拈来,最为传神。两水绕城,所以用“夹”;双桥跨越似飞虹从天而降,所以用“落”,两个有动感的字使水和桥被赋予了灵性。清代戊戌变法死难的“六君子”之一刘光第,题峨眉山清音阁牛心亭联“双飞两虹影,万古一牛心”,状其地形势颇精到,其上联亦似从李白此句中化出。

颈联仍写景,而气氛转为萧索。毕竟已是秋天,更兼日暮,这里那里有人家在晚炊,轻烟在橘树和柚树丛中寂寞地冉冉升起,平添了寒意,而梧桐叶为“秋色”所染,其黄而陨。形容词“寒”和“老”作动词用以状秋肃,准确精妙不可移易!诗人写此,实际上反映出在长安饱受排挤的内心抑郁,诚如赵熙所作川剧《情探》的名句:“心事却如秋。”于是尾联自然一转,以在秋风中自问作结。名曰“谁念”,也许最在乎的是自己心仪并引为同调的谢朓不知道我在怀念他,有不恨我不见古人,更恨古人不见我之憾。至此,全诗的情景交融达到了极致。

李白是写景和寓情于景的高手。此诗同他的其他一些诗(例如《送友人入蜀》《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在结构上颇有共同之处:前面写景都是“空镜头”,结束处点出人事或揭示主题,有时也仅仅是有一点人物的影子进入,这就够了。所以,李白的这类结构的诗即使要浇块垒、要载道,也不必要明确说出,首要的是意境优美,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换句话说,即使读者对其写作的“本事”和背景不甚了解,也无碍于对其意境美的欣赏。

猜您喜欢
寡妇诗
魏晋曹丕

友人阮元瑜早亡,伤其妻孤寡,为作此诗。

霜露纷兮交下,木叶落兮凄凄。

候雁叫兮云中,归燕翩兮徘徊。

妾心感兮惆怅,白日急兮西颓。

守长夜兮思君,魂一夕兮九乖。

怅延伫兮仰视,星月随兮天回。

徒引领兮入房,窃自怜兮孤栖。

愿从君兮终没,愁何可兮久怀。

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新绿 一作:花落)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念奴娇·断虹霁雨

八月十七日,同诸生步自永安城楼,过张宽夫园待月。偶有名酒,因以金荷酌众客。客有孙彦立,善吹笛。援笔作乐府长短句,文不加点。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桂影扶疏,谁便道,今夕清辉不足?万里青天,姮娥何处,驾此一轮玉。寒光零乱,为谁偏照醽醁?

年少从我追游,晚凉幽径,绕张园森木。共倒金荷,家万里,难得尊前相属。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笛。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

七绝·五云山

五云山上五云飞,远接群峰近拂堤。

若问杭州何处好,此中听得野莺啼。

蝶恋花·湘水自分漓水下

湘水经东安县东,有沉香塘,石壁隙插一株,云是沉水香,澄潭清冷,绿萝倒影。

湘水自分漓水下。曲曲潺湲,千里飞哀泻。冰玉半湾尘不惹,停凝欲挽东流驾。

百尺危崖谁羽化。一捻残香,拈插莓苔隙。忆自寻香人去也,寒原夕阳烧悲灺。

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唐代李白

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孤高绣衣人,潇洒青霞赏。

平生多感激,忠义非外奖。祸连积怨生,事及徂川往。

楚邦有壮士,鄢郢翻扫荡。申包哭秦庭,泣血将安仰。

鞭尸辱已及,堂上罗宿莽。颇似今之人,蟊贼陷忠谠。

渺然一水隔,何由税归鞅。日夕听猿怨,怀贤盈梦想。

绿珠篇

石家金谷重新声,明珠十斛买娉婷。

此日可怜君自许,此时可喜得人情。

君家闺阁不曾关,常将歌舞借人看。

意气雄豪非分理,骄矜势力横相干。

辞君去君终不忍,徒劳掩袂伤铅粉。

百年离别在高楼,一代红颜为君尽。

台城
唐代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细雨

帷飘白玉堂,簟卷碧牙床。

楚女当时意,萧萧发彩凉。

客至
唐代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馀 通: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