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古诗词唐代雨过山村

雨过山村

唐代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闲看 一作:闲着)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雨中传来鸡鸣,山村里依稀一两户人家。村路竹溪之上,一条板桥斜横。

婆媳相唤,一起去选蚕种。只有那栀子花开,独自摇曳庭院中。

注释

竹溪:小溪旁长着翠竹。

妇姑:嫂嫂和小姑。

相唤:互相呼唤。

浴蚕:古时候将蚕种浸在盐水中,用来选出优良的蚕种,成为浴蚕。

闲着:农人忙着干活,没有人欣赏盛开的栀子花。

中庭:庭院中间。

栀子:常绿灌木,春夏开白花,很香。

参考资料:

1、孙红松.国学经典诗文拔萃 3:青岛出版社,2006年

创作背景

诗人王建一生沉沦下僚,生活贫困,了解人民疾苦。这首诗写于王建游玩山村时所作,描绘了山村人民的生活。

参考资料:

1、陈兰英,刘桂敏.梦缘诗词曲 中学生诗词鉴赏:气象出版社,2005年:73

鉴赏

第一句中,“雨里鸡鸣一两家”。诗的开头就大有山村风味。这首先与“鸡鸣”有关,“鸡鸣桑树颠”乃村居特征之一。在雨天,晦明交替似的天色,会诱得“鸡鸣不已”。但倘若是平原大坝,村落一般不会很小,一鸡打鸣会引来群鸡合唱。山村就不同了,地形使得居民点分散,即使成村,人户也不会多。“鸡鸣一两家”,恰好写出山村的特殊风味。

第二句中,“竹溪村路板桥斜”。如果说首句已显出山村之“幽”,那么,次句就由曲径通幽的过程描写,显出山居的“深”来,并让读者随诗句的向导,体验了山行的趣味。在霏霏小雨中沿着斗折蛇行的小路一边走,一边听那萧萧竹韵,潺潺溪声,该有多称心。不觉来到一座小桥跟前。这是木板搭成的“板桥”。山民尚简,溪沟不大,原不必张扬,而从美的角度看,这一座板桥设在竹溪村路间,这竹溪村路配上一座板桥,却是天然和谐的景致。

第三句中,“雨过山村”四字,至此全都有了。诗人转而写到农事:“妇姑相唤浴蚕去”。“浴蚕”,指古时用盐水选蚕种。据《周礼》“禁原蚕”注引《蚕书》:“蚕为龙精,月值大火(二月)则浴其种。”于此可见这是在仲春时分。在这淳朴的山村里,妇姑相唤而行,显得多么亲切,作为同一家庭的成员,关系多么和睦,她们彼此招呼,似乎不肯落在他家之后。“相唤浴蚕”的时节,也必有“相唤牛耕”之事,只举一端,不难概见其余。那优美的雨景中添一对“妇姑”,似比着一双兄弟更有诗意。

第四句中,田家少闲月,冒雨浴蚕,就把倍忙时节的农家气氛表现得更加够味。但诗人存心要锦上添花,挥洒妙笔写下最后一句:“闲着中庭栀子花”。事实上就是没有一个人“闲着”,但他偏不正面说,却要从背面、侧面落笔。用“闲”衬忙,通过栀子花之“闲”衬托人们都十分忙碌的情景.,兴味尤饶。同时诗人做入“栀子花”,又丰富饱满了诗意。雨浥栀子冉冉香,意象够美的。此外,须知此花一名“同心花”,诗中向来用作爱之象征,故少女少妇很喜采撷这种素色的花朵。此诗写栀子花无人采,主要在于表明春深农忙,似无关“同心”之意。但这恰从另一面说明,农忙时节没有谈情说爱的“闲”功夫,所以那花的这层意义便给忘记了。这含蓄不发的结尾,实在妙机横溢,摇曳生姿。前人曾这样来评论这首诗的末句:“心思之巧,词句之秀,最易启人聪颖”。

全诗处处扣住山村景象,从景写到人,从人写到境;农事的繁忙,山村的神韵,皆蕴于一个“闲”字之中。它是全篇之“眼”,着此一字而境界全出。作者写雨过山村所见情景,富有诗情画意,又充满劳动生活的气息,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

参考资料:

1、施亚,王美春.历代纺织诗解析: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年:68-69

2、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纂.唐宋名篇 唐诗卷: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215-216

3、梁权伟.中国历代诗词名篇鉴赏: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年:200-201

艺术手法

诗的前两句写雨中几声鸡鸣,一两家农舍;修竹、清溪、村路、板桥,淡淡几笔,便勾画出一幅优美静谧的山村风景。

第三句转而写农事,“妇姑相唤”,透着亲切,可以想见家庭邻里关系的和睦;夏日雨中,仍要“浴蚕去”,则可知农事的繁忙。妇姑浴蚕去了,雨中的山村,唯有栀子花悠然无事地独自“闲”在庭院里。一个“闲”字,烘托出庭院中一片幽静气氛。全诗处处扣住山村景象,从景写到人,从人写到境;农事的繁忙,山村的神韵,皆蕴于一个“闲”字之中。它是全篇之“眼”,着此一字而境界全出。作者写雨过山村所见情景,富有诗情画意,又充满劳动生活的气息,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

猜您喜欢
寡妇诗
魏晋曹丕

友人阮元瑜早亡,伤其妻孤寡,为作此诗。

霜露纷兮交下,木叶落兮凄凄。

候雁叫兮云中,归燕翩兮徘徊。

妾心感兮惆怅,白日急兮西颓。

守长夜兮思君,魂一夕兮九乖。

怅延伫兮仰视,星月随兮天回。

徒引领兮入房,窃自怜兮孤栖。

愿从君兮终没,愁何可兮久怀。

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新绿 一作:花落)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念奴娇·断虹霁雨

八月十七日,同诸生步自永安城楼,过张宽夫园待月。偶有名酒,因以金荷酌众客。客有孙彦立,善吹笛。援笔作乐府长短句,文不加点。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桂影扶疏,谁便道,今夕清辉不足?万里青天,姮娥何处,驾此一轮玉。寒光零乱,为谁偏照醽醁?

年少从我追游,晚凉幽径,绕张园森木。共倒金荷,家万里,难得尊前相属。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笛。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

七绝·五云山

五云山上五云飞,远接群峰近拂堤。

若问杭州何处好,此中听得野莺啼。

蝶恋花·湘水自分漓水下

湘水经东安县东,有沉香塘,石壁隙插一株,云是沉水香,澄潭清冷,绿萝倒影。

湘水自分漓水下。曲曲潺湲,千里飞哀泻。冰玉半湾尘不惹,停凝欲挽东流驾。

百尺危崖谁羽化。一捻残香,拈插莓苔隙。忆自寻香人去也,寒原夕阳烧悲灺。

菩萨蛮·登楼遥望秦宫殿
唐代李晔

登楼遥望秦宫殿,茫茫只见双飞燕。渭水一条流,千山与万丘。

野烟笼碧树,陌上行人去。安得有英雄,迎归大内中。

华子冈
唐代王维

飞鸟去不穷,连山复秋色。

上下华子冈,惆怅情何极。

洗兵马
唐代杜甫

中兴诸将收山东,捷书夜报清昼同。

河广传闻一苇过,胡危命在破竹中。

祗残邺城不日得,独任朔方无限功。

京师皆骑汗血马,回纥喂肉葡萄宫。

已喜皇威清海岱,常思仙仗过崆峒。

三年笛里关山月,万国兵前草木风。

成王功大心转小,郭相谋深古来少。

司徒清鉴悬明镜,尚书气与秋天杳。

二三豪俊为时出,整顿乾坤济时了。

东走无复忆鲈鱼,南飞觉有安巢鸟。

青春复随冠冕入,紫禁正耐烟花绕。

鹤禁通宵凤辇备,鸡鸣问寝龙楼晓。

攀龙附凤势莫当,天下尽化为侯王。

汝等岂知蒙帝力,时来不得夸身强。

关中既留萧丞相,幕下复用张子房。

张公一生江海客,身长九尺须眉苍。

征起适遇风云会,扶颠始知筹策良。

青袍白马更何有,后汉今周喜再昌。

寸地尺天皆入贡,奇祥异瑞争来送。

不知何国致白环,复道诸山得银瓮。

隐士休歌紫芝曲,词人解撰河清颂。

田家望望惜雨干,布谷处处催春种。

淇上健儿归莫懒,城南思妇愁多梦。

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

新制布裘

桂布白似雪,吴绵软于云。

布重绵且厚,为裘有余温。

朝拥坐至暮,夜覆眠达晨。

谁知严冬月,支体暖如春。

中夕忽有念,抚裘起逡巡。

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

安得万里裘,盖裹周四垠。

稳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

羌村三首·其一
唐代杜甫

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

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

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

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

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歔欷。

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