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古诗词唐代送舍弟

送舍弟

唐代李白

吾家白额驹,远别临东道。

他日相思一梦君,应得池塘生春草。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小弟你真是我们家族的千里马,在东道处分别。

也许那天做梦想你的时候,也像谢灵运一样得到池塘生春草那样的佳句。

注释

(1)《魏志》:曹休间行北归见太祖,太祖谓左右曰:“此吾家千里驹也。”吾家白额驹,即吾家千里驹之意,而改用李氏事耳。

晋书》:武昭王讳暠, 字玄盛,姓李氏,汉前将军广之十六世孙也,尝与太史令郭黁及其同母弟宗繇同宿,黁起谓繇曰:“君当位极人臣,李君有国土之分。家有騧草马生白额驹,此其时也。”吕光末,京兆段业,自称凉州牧,以敦煌太守孟敏为沙州刺史,署玄盛效谷令。敏寻卒,护军郭谦等以玄盛温毅有惠政,推为敦煌太守,玄盛初难之,宗繇言于玄盛曰:“君忘郭黁之言耶?白额驹今生矣!” 玄盛乃从之。

(2)谢灵运梦见从弟惠连,得“池塘生春草”句。

创作背景

《送舍弟》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送别诗,属古体诗。该诗读来没有悲伤之感,而是饱含赞美之情,可见诗人对舍弟的钦佩。其实这钦佩正是分别时伤心的表现啊。

送舍弟,此诗作年不详。瞿蜕园、朱金城《李白集校注》卷十八云:“白不闻有母弟,此盖从弟,集中从弟甚多,不知谁指也。”诗中以谢灵运梦见其弟谢惠连而得“池塘生春草”佳句之典来比拟,可见此从弟亦能诗。李白另有《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二首》,诗中亦有“梦得池塘生春草,使我长价登楼诗”之句,不知此舍弟是否即从弟李之遥?待考。

赏析

李白称兄道弟诗共有32首,《送舍弟》看似一首内容平平,却因其称谓的特殊性值得研究的诗。因该诗题名既无从(族、季)字,又不称名,且无官职,因此无法推敲出其“舍弟”指何人。

王琦注《万愤词投魏郎中》认为“舍弟”即“从弟”,这是未联系《万愤词》中的一些称谓所做出的错误结论。

郭沫若、裴斐二位的分歧,我赞同裴之说法,但在“兄弟”问题上,较同意郭之说法,我们将《万愤词》与《送舍弟》联系起来,就可得出“兄九江”之兄,乃李白自谓,非别有一兄,“舍弟”即“弟三峡”中的弟的结论。正如裴斐先生所说,以此“兄、弟”为从兄从弟是推测。我这里所议论的,“看法亦属推测”。

猜您喜欢
天仙子·燕语莺啼三月半
五代佚名

燕语莺啼三月半,烟蘸柳条金线乱。五陵原上有仙娥,携歌扇,香烂漫,留住九华云一片。

犀玉满头花满面,负妾一双偷泪眼。泪珠若得似真珠,拈不散,知何限,串向红丝点百万。

献钱尚父
唐代贯休

贵逼人来不自由,龙骧凤翥势难收。

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

鼓角揭天嘉气冷,风涛动地海山秋。

东南永作金天柱,谁羡当时万户侯。

三上文章

  钱思公虽生长富贵,而少所嗜好。在西洛时,尝语僚属言:“平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辞,盖未尝顷刻释卷也。”谢希深亦言:“宋公垂同在史院,每走厕必挟书以往,讽诵之声琅然,闻于远近,亦笃学如此。”余因谓希深曰:“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盖惟此尤可以属思尔。

酬屈突陕

落叶纷纷满四邻,萧条环堵绝风尘。

乡看秋草归无路,家对寒江病且贫。

藜杖懒迎征骑客,菊花能醉去官人。

怜君计画谁知者,但见蓬蒿空没身。

与卢员外象过崔处士兴宗林亭
唐代王维

绿树重阴盖四邻,青苔日厚自无尘。

科头箕踞长松下,白眼看他世上人。

南陵道中
唐代杜牧

南陵水面漫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

正是客心孤迥处,谁家红袖凭江楼?

归燕诗

海燕岁微渺,乘春亦暂来。

岂知泥滓贱,只见玉堂开。

绣户时双入,华堂日几回。

无心与物竞,鹰隼莫相猜。

独漉篇
唐代李白

独漉水中泥,水浊不见月。

不见月尚可,水深行人没。

越鸟从南来,胡鹰亦北渡。

我欲弯弓向天射,惜其中道失归路。

落叶别树,飘零随风。

客无所托,悲与此同。

罗帏舒卷,似有人开。

明月直入,无心可猜。

雄剑挂壁,时时龙鸣。

不断犀象,绣涩苔生。

国耻未雪,何由成名。

神鹰梦泽,不顾鸱鸢。

为君一击,鹏抟九天。

题李凝幽居
唐代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哭花
唐代韩偓

曾愁香结破颜迟,今见妖红委地时。

若是有情争不哭,夜来风雨葬西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