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古诗词唐代从军行

从军行

唐代陈羽

海畔风吹冻泥裂,枯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湖海之滨冷风次得泥土冻裂,枯桐叶飘落了,树枝折下来。

远远听到横笛声却看不到人,把红旗一直插上天山头顶雪。

注释

从军行:乐府《相和歌辞·平调曲》名。歌词内容多写边塞情况和将士生活

海:古代西域的沙漠、大湖泊都叫“海”。这里指天山脚下的湖泊。

折:断。

横笛:横吹的一种笛子。

直上:一直向上、向前。

参考资料:

1、卢冀宁 汪维懋. 边塞诗词赏析: 军事谊文出版社,2013:117

2、吕晴飞 李观鼎.中国历代名诗今译:中国妇女出版社,1997:781-782

创作背景

陈羽生活的年代正处于中唐,其时,唐代边患不断,描写战士生活的诗歌层出不穷,这首诗即使作者早年宦游,任职幕府时所作。

参考资料:

1、汤高才 黄铭新. 蒙读唐诗鉴赏辞典: 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358-359

鉴赏

这是一首写风雪行军的仄韵绝句,全诗写得十分壮美。一、二句写从军将士面对的环境极为严酷:天山脚下寒风劲吹,湖边(“海畔”)冻泥纷纷裂开,梧桐树上的叶子已经刮光,枝梢被狂风折断。就在这一严酷的背景上,映出皑皑雪山,传出高亢嘹亮的笛声。诗人以这一笛声,就点出了这里也许有人的联想,同时又将人隐去,以“不见人”造成悬念:那风里传来的笛声究竟来自何处呢?从而自然转出末句:寻声望去,只见在天山白雪的映衬下,一行红旗正在向峰巅移动。风雪中红旗不乱,已足见出从军将士的精神,“直上”的动态描写,更使画面生机勃然,高昂的士气、一往无前的精神,尽在这“直上”二字中溢出。

这首诗在艺术上善于映衬与妙用指代。一、二句对环境的描写,竭力突出自然环境的恶劣,用浓重氛围映衬从军将士无所畏惧的精神风貌。如果是在风和日丽、山明水净的条件下行军,便难能见出士气的昂扬坚强了。适应氛围描写的需要,在押韵上采用了入声的韵脚,一、二、四句末一字入韵,“裂”、 “折”、“雪”都是入声“屑”韵字,韵尾为舌尖音,收音短促,适宜于抒写或悲或壮的诗情。

前两句的氛围描写与入声韵的选用,为抒写壮美的诗情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映衬毕竟是陪宾,描写的成败,关键在于作为主体的三、四两句。后两句意在写人,却不正面写出,更不和盘托出,而只是拈出与人相关的二物——“横笛”、“红旗”,不言人而自有人在。这种指代手法的运用,既节省了笔墨,又丰富了作品的艺术容量,给了读者广阔的想象的空间。军中物品无数,只写笛、旗二者,不仅出于只有笛声、红旗才会被远处发现,还因为只有此二物最足以表见行军将士的精神。在写法上,先写“横笛闻声”,后写“红旗直上”,符合人们对远处事物的注意往往“先声后形”的一般习惯。特别巧妙的是“不见人”三字的嵌入。“闻声”而寻人,寻而“不见”,从而形成文势的跌宕,使末句的动人景象更为显豁地表现出来。

这首《从军行》兼有诗情画意之美,莽莽大山,成行红旗,雪的白,旗的红,山的静,旗的动,展示出一幅壮美的风雪行军图。

参考资料:

1、汤高才 黄铭新. 蒙读唐诗鉴赏辞典: 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358-359

2、萧涤非.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789-790

猜您喜欢
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秋日炼药院镊白发赠元六兄林宗
唐代李白

木落识岁秋,瓶冰知天寒。

桂枝日已绿,拂雪凌云端。

弱龄接光景,矫翼攀鸿鸾。

投分三十载,荣枯同所欢。

长吁望青云,镊白坐相看。

秋颜入晓镜,壮发凋危冠。

穷与鲍生贾,饥从漂母餐。

时来极天人,道在岂吟叹。

乐毅方适赵,苏秦初说韩。

卷舒固在我,何事空摧残。

瑶瑟怨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战城南
唐代杨炯

塞北途辽远,城南战苦辛。

幡旗如鸟翼,甲胄似鱼鳞。

冻水寒伤马,悲风愁杀人。

寸心明白日,千里暗黄尘。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