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古诗词唐代代迎春花招刘郎中

代迎春花招刘郎中

幸与松筠相近栽,不随桃李一时开。

杏园岂敢妨君去,未有花时且看来。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幸亏与松竹同处一起栽,不愿随着桃李花一时开。

杏园哪里敢妨碍你离去,没有花之时你再且看来。

注释

刘郎中:即刘禹锡。因其曾官主客郎中,故有刘郎中之谓。

松筠(yún):松与竹。因其材质坚韧,经冬不凋,常用以比喻节操坚贞。

杏园:园名。故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郊大雁塔南。秦时为宜春下苑地。唐时与慈恩寺南北相直,在曲江池西南,为新进士游宴之地。

参考资料:

1、汪明启.白居易诗选:巴蜀书社,2000:105

2、谢思炜.白居易诗选:中华书局,2005:138

3、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十):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239

赏析

“幸与松筠相近栽,不随桃李一时开。”欲写迎春,却落墨于松竹、桃李,曲笔有致。松竹皆岁寒不凋、翠叶常青。迎春则能“带雪冲寒折嫩黄”(韩琦语),最先点缀春色。因而它友于松竹,与纷艳一时的桃李不能同日而语。自古来文士都视松竹为坚贞高洁的象征。陶潜谓:“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白居易则“植竹窗前,日日观照。”(《竹窗》)说迎春欣喜自得为松竹近邻,实是赞人的高风亮节、卓然独立。唐人爱牡丹,最不喜桃李。刘禹锡《杨柳枝词》道:“城东挑李须臾尽,争似垂杨无限时。”《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一诗更以桃花讽刺显赫一时的满朝新贵。白居易曰迎春花“不随桃李一时开”,是麻姑手搔到了刘禹锡心头的痒处。语似平易,实则痛快淋漓。

“杏园岂敢妨君去,未有花时且看来。”杏园,据说那里是“花卉环周,烟水明媚”。唐代每年科举放榜后,新登进士多游宴于此(见《松窗杂录》)。这是个众芳斗撼 热闹非凡之处。然而迎春花却自有佳处,它先于群芳,应春傲然怒放。迎春花热情地邀请刘禹锡在桃、李、杏等花未开时,不妨来看一看。其超群拔俗的品格,得到了进一步的表现。两句紧扣诗题“招”,极为贴切。“岂敢”二字下得遒劲、有力,“且”字用得玩皮、冷峻。联系刘禹锡的生平事迹看,这两句显然是借花喻人。贞元二十一年(805年)政治革新失败后,刘禹锡、柳宗元等革新派人物一一遭贬。十年后,刘、柳等应召人京,待起用。谁知刘禹锡不肯改悔,游玄都观时作《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讥刺权贵,因之刘、柳等又再度被谗毁、出贬。十四年后,刘禹锡仍然不易初衷,从洛阳一回到长安就旧地重游,并以诙谐、嘲笑的笔调作了《再游玄都观》。诗云:“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这不像是渡尽劫波人的口气,倒是有一种坚持立场、九死不悔的战斗精神和胜利后的豪放风度。这正是诗人笔下迎春花的气派。

刘、白交往数十年,相知甚深。故此诗虽然只就普通的迎春花着笔,却点活了人物的神采,含蓄地写出了刘禹锡的政治倾向、铮铮铁骨和倜傥风流。此可谓是善于小中见大,超然物外。作为一首咏物赠人小诗,非莫逆至交者,写不得这么深致。

参考资料:

1、谢思炜.白居易诗选:中华书局,2005:138

2、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十):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239

创作背景

唐文宗大和二年(828年)春,白居易和刘禹锡先后自洛阳返长安,右迁赴任(刘除主客郎中、集贤殿学士)。数年天涯沦落,今朝相逢京城,感慨颇多。其时迎春花正盛开,似欲迎人。于是白居易代花招客,作了这首风趣隽永的小诗赠刘禹锡。 

参考资料:

1、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十):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239

2、谢思炜.白居易诗选:中华书局,2005:138

猜您喜欢

庄恪太子挽词二首 其二

唐代姚合

寒日青宫闭,玄堂渭水滨。华夷笺乍绝,凶吉礼空新。

薤露歌连哭,泉扉夜作晨。吹笙今一去,千古在逡巡。

会张生述怀

门前画戟寻常设,堂上犀簪取次看。

最是恼人情绪处,凤凰楼上月华寒。

题龙湖 其一

环堤森雾伏,璧水湛天枢。带雨金龙甲,朝天锦鲤鱼。

楼船摇月鉴,阁鼓肃冰壶。扣枻歌三叠,飞觞泻百枯。

犀燃神鬼泣,剑射斗牛虚。怀古标遐轨,龙湖第一途。

婆罗门引·暮霞照水

宋代赵昂

暮霞照水,水边无数木芙蓉。晓来露湿轻红。十里锦丝步障,日转影重重。向楚天空迥,人立西风。

夕阳道中。叹秋色、与愁浓。寂寞三千粉黛,临鉴妆慵。施朱太赤,空惆怅、教妾若为容。花易老、烟水无穷。

点绛唇·梅

宋代朱翌

流水泠泠,断桥横路梅枝亚。雪花飞下,浑似江南画。

白璧青钱,欲买春无价。归来也,风吹平野,一点香随马。

赋得北方有佳人
唐代徐惠

由来称独立,本自号倾城。

柳叶眉间发,桃花脸上生。

腕摇金钏响,步转玉环鸣。

纤腰宜宝袜,红衫艳织成。

悬知一顾重,别觉舞腰轻。

出关宿盘豆馆对丛芦有感

芦叶梢梢夏景深,邮亭暂欲洒尘襟。

昔年曾是江南客,此日初为关外心。

思子台边风自急,玉娘湖上月应沉。

清声不远行人去,一世荒城伴夜砧。

代赠远
唐代李白

妾本洛阳人,狂夫幽燕客。

渴饮易水波,由来多感激。

胡马西北驰,香騣摇绿丝。

鸣鞭从此去,逐虏荡边陲。

昔去有好言,不言久离别。

燕支多美女,走马轻风雪。

见此不记人,恩情云雨绝。

啼流玉箸尽,坐恨金闺切。

织锦作短书,肠随回文结。

织锦作短书,肠随回文结。

相思欲有寄,恐君不见察。

焚之扬其灰,手迹自此灭。

菩萨蛮·水精帘里颇黎枕

水精帘里颇黎枕,暖香惹梦鸳鸯锦。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

藕丝秋色浅,人胜参差剪。双鬓隔香红,玉钗头上风。

江外思乡
唐代韦庄

年年春日异乡悲,杜曲黄莺可得知。

更被夕阳江岸上,断肠烟柳一丝丝。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白居易的诗词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