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古诗词唐代对雪醉后赠王历阳

对雪醉后赠王历阳

唐代李白

duìxuězuìhòuzèngwángyáng--bái

yǒushēnfànfēilónglínyǒushǒubiànměng

jūnkànnánshìbáitóuxiānrényǐn

ziyóuwénfēngdòngchuāngzhúxiāngyāogòngzuìbēizhōng绿

yángshānyīnshíbáixuěfēihuāluànrén

jūnjiāyǒujiǔchóuduōhānbǐngzhúyóu

xièshàngnéngxiāngmiǎntuōshuāngqiú

qīngchénzhàoguòjiāngqiānxiāngmíngyuèlóu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千万别去逆犯飞龙鳞,皇帝会砍了你是头;千万别去捋猛虎的胡须,小心手被咬断。

你看看昔日的汝南市场上,白头仙人只管自己躲藏在玉壶中作乐,管他天下大乱呢?

王子猷听到风摇动窗外翠竹的声音,便想念起朋友戴奎,立即就起程去邀他共醉杯中绿酒。

历阳的王太守和山阴的王子猷太守一样潇洒,在这白雪飞花,撩乱人目的雪夜请我来喝酒。

只要你家有酒,我何来忧愁?趁这美好时光多喝几杯,及时行乐,白天不够,夜晚点上蜡烛再玩。

东晋太傅谢安从兄谢尚善于跳鸲鹆舞蹈,司马相如也免去脱鹔鹴裘换钱买酒喝的尴尬,那我能不使劲喝吗?

明天清晨我就要敲着船浆高歌过江去,我将在千里之外的明月楼,日夜思念历阳的王太守。

注释

李白在另一首诗《醉后赠王历阳》题下自注:历阳,和州也。

⑵鸜鹆(qú yù):鸟名,俗称“八哥”。鸜鹆舞,晋代一种舞蹈,因舞者模拟鸜鹆动作,故名。

⑶鹔鹴(sù shuāng):鸟名,雁的一种。鹔鹴裘,相传为汉司马相如所制的裘衣,用鹔鹴皮制成。

⑷清晨:一作“兴罢”。 ⑸此句一作“他日西看却月楼”。

赏析

《对雪醉后赠王历阳》与《醉后赠王历阳》为同期之作。这是一首李白借赠诗以明志的七言古诗,共七句,98个字。此古诗有两个不同的版本流传。

全诗通篇言酒中之趣及与王历阳的友情,宣扬及时行乐的思想。首联劝人不要“犯龙鳞”、“辫虎须”,实为李白自己从政失败的剀切之叹;二联用费长房醉隐壶中事(见《后汉书·费长房传》),三联用王子猷雪夜酌酒访戴安道事(见《世说·任诞》);“鸲鹆舞”,见《晋书·谢尚传》,“鹔鹴裘”,见《西京杂记》李白在此自喻谢尚能舞,就无须象司马相如那样用鹔鹴裘换酒。

诗中地名

山阴:指山阴县,治所在今浙江绍兴市。李白《同族弟金城尉叔卿烛照山水壁画歌》有“光中乍喜岚气灭,谓逢山阴晴后雪”。《对雪醉后赠王历阳》有“历阳何异山阴时,白雪飞花乱人目”。《秋山寄卫尉张卿及王征君》有“虽然剡溪兴,不异山阴时”。《单父东楼秋夜送族弟沈之秦》有“卷帘见月清兴来,疑是山阴夜中雪”。《送纪秀才游越》有“仙人居射的,道士住山阴”。《鲁东门泛舟二首》(其一)有“轻舟泛月寻溪转,疑是山阴雪后来。”《王右军》有“山阴遇羽客,要此好鹅宾”。《自金陵溯流过白璧山玩月达天门寄句容王主簿》有“秋月照白璧,皓如山阴雪”。《送贺宾客归越》有“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对酒忆贺监》有“狂客归四明,山阴道士迎”。

历阳:县名,和州治所,今安徽和县。李白《金陵歌送别范宣》有“钟山龙盘走势来,秀色横分历阳树”。《对雪醉后赠王历阳》有“历阳何异山阴时,白雪飞花乱人目”。另有《历阳壮士勤将军名思齐歌并序》、《醉后赠王历阳》、《赠历阳褚司马时此公为稚子舞》、《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汝南:即今河南汝南县。李白《对雪醉后赠王历阳》有“君看昔日汝南市,白头仙人隐玉堂”。

明月楼:在江苏江都县东北,传为扬州赵氏所筑,为宴会之所。李白《对雪醉后赠王历阳》有“清晨鼓棹过江去,千里相思明月楼”。

猜您喜欢
南柯子·忆旧
宋代仲殊

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数声啼鸟怨年华。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

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

移居二首

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

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

怀此颇有年,今日从兹役。

敝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

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

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

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

湖心亭看雪
明代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余拏 一作:余挐)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木兰花·燕鸿过后莺归去
宋代晏殊

燕鸿过后莺归去。细算浮生千万绪。长于春梦几多时,散似秋云无觅处。

闻琴解佩神仙侣。挽断罗衣留不住。劝君莫作独醒人,烂醉花间应有数。

送夏侯审校书东归
唐代钱起

楚乡飞鸟没,独与碧云还。破镜催归客,残阳见旧山。

诗成流水上,梦尽落花间。傥寄相思字,愁人定解颜。

赠花卿
唐代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雨霖铃
唐代张祜

雨霖铃夜却归秦,犹见张徽一曲新。

长说上皇和泪教,月明南内更无人。

修竹篇序

  东方公足下: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然而文献有可征者。仆尝暇时观齐、梁间诗,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每以永叹。思古人,常恐逶迤颓靡,风雅不作,以耿耿也。一昨于解三处,见明公咏孤桐篇,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遂用洗心饰视,发挥幽郁。不图正始之音、建安风骨,复睹于兹,可使建安作者,相视而笑。解君云:“张茂先、何敬祖,东方生与其比肩。”仆亦以为知言也。故感叹雅制,作修竹诗一首,当有知音以传示之。

采莲曲
唐代王勃

采莲归,绿水芙蓉衣。

秋风起浪凫雁飞。

桂棹兰桡下长浦,罗裙玉腕轻摇橹。

叶屿花潭极望平,江讴越吹相思苦。

相思苦,佳期不可驻。

塞外征夫犹未还,江南采莲今已暮。

今已暮,采莲花。

渠今那必尽娼家。

官道城南把桑叶,何如江上采莲花。

莲花复莲花,花叶何稠叠。

叶翠本羞眉,花红强如颊。

佳人不在兹,怅望别离时。

牵花怜共蒂,折藕爱连丝。

故情无处所,新物从华滋。

不惜西津交佩解,还羞北海雁书迟。

采莲歌有节,采莲夜未歇。

正逢浩荡江上风,又值徘徊江上月。

徘徊莲浦夜相逢,吴姬越女何丰茸!

共问寒江千里外,征客关山路几重?

永王东巡歌·其一
唐代李白

永王正月东出师,天子遥分龙虎旗。

楼船一举风波静,江汉翻为燕鹜池。

反馈